绿色建筑大潮涌 绿色税收是关键

近日,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规划称:今后5年,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达到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规划强调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包括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普遍执行节能75%的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从使用材料、工艺等方面促进建筑的绿色建造、品质升级;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组织可再生能源、新型墙材和外墙保温、高效节能门窗的研发等。毫无疑问,从规划中可我们可以明确的事实是:绿色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绿色”正成为建设领域的主旋律。什么是绿色建筑?其实,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实现人与建筑、环境自然三者间的高度统一和谐;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相互协调一致;使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能够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下去。那么,绿色建筑究竟是什么呢?是枝桠环绕窗棂、绿植填满屋顶的森森绿意,是木材先于砖瓦、原色代替粉漆的自然生趣,还是光电自动感应、组件自觉节能的新兴科技?据官方解释: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绿色建筑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并且要有一定的空间进行简单的活动。同时要求建筑师在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利用包括了节能、节水和节材,建筑师们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影响环境的不利因素。因此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时代全面来临如今,向低碳经济型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绿色建筑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在国家战略指引下,绿色建筑时代正全面来临,全国各大城市正在大刀阔斧地走上绿色建筑道路。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70%将达“三星级”北京市近期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据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承军介绍,北京将在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建设一批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特别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市级行政办公区内,全部建筑都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水平,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0%以上。另外,北京市的绿色建筑项目将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利用效率,优先选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源管控平台、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可再生能源应用、市政中水雨水综合利用等技术,大量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规模化应用绿色建材,通过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和优化运营,建成一批具有显著绿色低碳、高效适用、智慧便捷特征的精品工程。深圳——绿色建筑达5320万平方米作为我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深圳早已开始大刀阔斧地走向了“绿色革命”的道路。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累计有59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5320万平方米,其中36个项目获得国家三星级、6个项目获得深圳市铂金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此外,深圳将装配式建筑提升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高度,并持续探索“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EPC+bim”的4位一体推进模式,努力打造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深圳模式”,将建筑工业化、信息化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关注建筑质量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百姓福祉。南京——今年将新建150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从2013年起,南京市范围内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新建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八大新城区和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内以及省级以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都已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近期,江苏省住建厅印发了《2017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其中明确指出,2017年,南京将新建150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全绿色之下 迷雾重重绿色建筑正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中,全绿色之下,却仍有重重迷雾。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各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增量成本的制约绿色建筑使用了隔热性能好的门窗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看,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传统建筑,在后期使用中,节水、节电、节能等方面将体现出较大的优势。虽然5~7年便能收回在建设环节增加的成本,但是因为在建造环节当期投入的增加,房地产开发商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往往不愿增加投入,甚至一些开发商还会为了节约成本以次充好。建筑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建筑工业化是利用现代的工业生产方式来替代传统手工业的方式建造房屋,在科学建设的基础上,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设计规范企业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工业化水平高低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建筑业现代化的程度,更是严重影响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和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建筑工业化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环保、节能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很多绿色建筑的标准,说明在政府方面已经足够的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长期获益性。但从整个社会来看,绿色环保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建筑行业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这种强烈的环境危机意识需要亟待加强。探寻出路 需多方面发力绿色建筑的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也让众多开发商感到困惑,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这种制衡难题呢?提倡绿色消费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废弃追求奢侈豪华,提倡节能、节省资源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即为绿色消费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才能使市场各方主体去营建绿色建筑,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欧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趋向选有生态标准的住宅,生态的智能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买点,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机融合。推行绿色建筑评估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适于本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虽各有差异,但基本思路是相同的。其中美国的LEED评估是民间产生,LEED分别对新建和已有的建筑制定了分级的评估标准。评估中可以把绿色建筑的定性概念实现定量化,使绿色设计的水平更加清晰。实践证明,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标准、有操作性的技术方法,在过程上,评估工作如果能在项目规划时开始介入,到设计、建造的全过程,直至竣工验收,成效将会更大。加强建筑师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在当前国内建设体制下,开发商把一个建设工程分段发包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也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一般说,建筑师往往都是先进理念的代表,但在现行体制下,建筑师的权利极为有限,加上设计招投标运作的不规范,建筑师往往只能按照投资商的想法追求建筑的造型和画施工图,谈不上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所以给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权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建设研究,找了北京两家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历时4年,设计付出很大,但是开发商以种种理由,一个实际工程都没得到落实,原因就是开发商急功近利,经济不合算而不去为之,建筑师则无能为力。因此,在立项时就应该有绿色建筑的创意要求,同时扩充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按照绿色建筑体系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当前有实力的民用建筑设计单位应在改革中积极制定向此方向发展的措施,进行以工程项目管理服务(PM)或工程项目管理(PMC)方式为主的工程总承包,发挥建筑师对工程的控制作用,将会有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产业政策是国家对产业发展的规定和执行的行动准则,它利用金融、财政以及计划等作为调控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绿色建筑体系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追求的目标,也必须对其产业政策重新审视,政策改革要配套,通过政府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政策予以诱导,逐步建立起对绿色建筑灵活有效的支持机制。如建立对使用优质材料的减税、建筑泄漏能量多的建筑加收使用税等。如果评估工作能规范的开展起来,对使用不同材料、不同节能水平、不同生态效益的建筑,建立起绿色税收体系完全是可行的。推动生态建筑产业的法规与政策体系,必须使各方面管理协同配套,才能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球绿色建筑委员会企业顾问委员会主席孟迪恺曾经说过,“亲近自然的渴望被基因深刻地‘编码’到每个人的基因中。”绿色建筑必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魅力。随着绿色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其投资回报也会持续提高,能带来更高的入住率、租金和转售价格,这也将进一步加速绿色建筑的发展。当下绿色建筑时代正在全面来临,虽然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但是拨开迷雾,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发展除了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依靠建筑师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依靠市场机制的驱动之外,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与诱导,加快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是关键。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