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怀高速公路工程

邵怀高速公路是湖南省建设的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开建时是湖南省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2003年9月19日开工建造,2007年11月10日正式建成通车。以下是鲁班乐标对邵怀高速公路工程的介绍。

主要工程

雪峰山隧道

雪峰山隧道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上(海)瑞(丽)国道主干线邵怀高速项目的最大控制性工程,设计于2002年,设计时为国内设计最长的公路隧道,建成时为国内贯通的第三长高速公路隧道。

全长6.95公里,为上下分离式4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隧道长6946米,右线隧道长6956米,隧道概算投资5亿元。2004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2006年8月19日顺利贯通。

洞口塘隧道

洞口塘隧道是一座上、下行合建的四车道连拱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建筑限界净宽22.0米,净高5.0米,内轮廓采用单心圆形式,边墙为曲墙,中墙为直墙,左右洞室外侧检修道下各设置一个60*40的电缆沟,路面下各设置45*35的矩形排水边沟。中墙左侧余宽内设置50*40的电缆沟,右侧余宽设置50*40的排水沟。

工程特色

生态保护

邵怀高速在开挖路基之前,先用竹篱笆、木篱笆等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护,然后动工开挖,工程完工之后再按原样恢复,非常重视在临时性的水土保持。

邵怀高速在绿化中,结合了公路线型特征和功能要求,使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突出山区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品种的对比选择和合理布局,注意植物的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和多种植物的共生性。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固水土,而且净化空气的能力是草本植物的20倍。同时,依托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点、线、面相结合,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更协调。

邵怀高速设计按照生态学的原则进行,在讲究美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应,恢复生态平衡。在美观上,确立“绿化、美化、亮化、人文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力求环保、行车功能与景观生态、司乘人员视觉舒适等完美融合。在生态功能上,邵怀公司从加强坡面防护,路基、路面防护,系统化的防护、排水设施及绿化工程、控制水土流失等诸多方面考虑,优化生态环境。同时整治与原地形地貌相吻合,宜平则平、宜坡则坡,整治好的场地则进行了逐段设计、植树植草绿化,植树采取三五棵一群的自然散栽方法,避免成行列地呆板栽植。

质量把关

邵怀公司和总监办汲取以往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些教训,注重防范于未然,建立了三级质量体系、质量责任终生制、质量一票否决制等制度。同时总监办根据工程实际成立了巡视监理组,每个月对各监理处施工单位进行检查,陆续开展了路基、桥梁、隧道、防护、环保、房建、机电等七方面巡监专项检查达30余次,发出巡监通报30余份,使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

2003年11月开始直到公路建成,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各种原材料涨价或短缺,如钢材、水泥等材料价格一路上涨,钢材价格、水泥价格、燃油价格、地材涨价且供应紧张等都给施工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有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苗头,公司、总监办及时要求各施工单位不能因材料涨价而降低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及时将因材料价格上涨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困难上报省政府、省交通厅等有关部门,请求上级协助解决。

同时开展“质量回头看”。每次“回头看”都邀请湖南知名中介机构参与钻探检测,将各标段在“回头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以指令形式要求承包人返工,并报送返工报告以彻底闭合。

技术采用

邵怀高速建设时建设者同省内外知名的相关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组成了科技攻关的团队,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和难点,作为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课题的“雪峰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地质勘察技术研究、信息化设计与施工、通风技术研究、防灾技术、无损检测等科技攻关,在通风方案的优化、地质超前预报、防排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隧道防水方面,邵怀公司根据课题组的建议使用了目前较好的防水材料EVA和ECB,取代了设计中的橡胶防水板。

在桥梁超薄桥面施工中,邵怀路率先在中国实行水泥砼滑模摊铺,同时运用了桥面铣刨工艺,保证了桥面的平整度、强度和厚度,成功地实现了此项工作在邵怀路大面积运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率先使用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摊铺施工、沥青路面进行粗集料冲洗,从而确保了路面平整度,减少了行车噪音;石质边坡尝试厚层基材喷播工艺。另外雪峰山隧道在中国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领域完成了十项创新,包括根据隧道地质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水文情况采用渗透法双液注浆、洞口段设计突出了稳定性与安全性等。

以上就是鲁班乐标对邵怀高速公路工程的介绍。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您关注鲁班乐标的建筑知识栏目。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