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1 引言

城市防洪工程通过兴建堤防、加固加高城市防洪保护圈以及兴建、扩建排涝泵站,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不仅可为区域带来巨大的防洪、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会对城市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往往是工程可行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 城市防洪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

2.1 社会环境效益和防洪经济效益显著

防洪工程作为社会公益项目,本身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减免因城市内涝所造成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人群健康等影响,有利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防洪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效益突出。

2.2 城市防洪工程与环境相互协调。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体现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品味,要求滨水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不应仅限于满足防洪、排涝要求,同时应尽可能满足城市生态及景观要求,最大限度减轻对城市生态及视觉环境的不利影响。

2.3 以人为本,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城市人口集中,防洪工程如果缺乏对人文、生态的尊重和对城市个性的研究,往往造成项目区域景观单调雷同、空间乏味,人们享受不到自然的情趣。防洪工程相关滨水地带应留出充足的缓冲空间,避免建筑过于密集,配合防洪工程设置滨水绿化、休闲空间,减少工程对城市人文、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4 考虑城市防洪工程的特殊性。

城市堤防及堤岸作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其特有的地质水文和生态条件以及特殊的功能要求;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错综复杂,需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统一协调,综合部署,正确处理好防洪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做到防洪与城市建设两不误。

3 工程实例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会南昌市60km,是南昌通向赣南的主要“门户”和联系紧密的工矿能源卫星城市。丰城市防洪综合整治工程位于赣江丰城河段左岸,包括防洪堤工程和区域内涝治理工程,新建堤防全长11.23km,防洪区面积14.59km2。工程永久占用土地约80.6hm2,工程拆迁总面积约167471.04m2,保护耕地11.86万亩,保护人口23.82万人。

3.1 环境影响分析

3.1.1 水环境

(1)对河段水文情势的影响

防洪堤布置在赣江左岸的河滩上,工程运行后,将会对赣江丰城段的水文情势和行洪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上游万安、峡江水库的联合调度,并同时结合泉港分蓄洪工程的使用,不影响赣江丰城段的正常过流和行洪安全。

(2)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施工期水质影响因素包括悬浮物、沙石料冲洗废水、碱性废水、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由于本工程土方开挖、回填均安排在枯水期施工,无水下施工活动,随地表径流进入赣江的泥土量不大,悬浮物对赣江水质影响较小。生产、生活废水可基本做到回用,少量利用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无外排,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本工程为非污染生态型项目,运行期不产生污染,不会对河段环境造成污染。

(3)对沿岸取水和沿岸排水的影响

堤防工程施工主要在陆地进行,且施工废水不排入赣江,堤防施工不会对赣江丰城段的取水口水质造成影响;且工程前后赣江水位无明显变化。工程建成后不会对各个取水口的取水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3.1.2 大气、声环境影响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和飘尘(TSP);其次是施工机械燃油和车辆运输等过程中燃油所排放的废气(CO、NOX等)。工程在空旷的赣江边施工,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加之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漂尘和废气数量不大,仅对施工场地、运输道路100m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环境空气污染随工程结束而消失,影响是暂时的。

(2)声环境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机、挖土机、推土机和振捣器等固定机械和运输车辆,将对机械周围200m范围内的居民及施工人员造成不利影响。施工噪声随工程的结束而消失,影响是暂时的。

3.1.3 拆迁安置

工程占地拆迁,涉及人口813户、3463人。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移民的意愿,移民安置采取就近后靠安置的方式,设置4个集中居民点。移民区基础设施完备,生活条件较好,移民通过拆迁补偿费用,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区域的城市化必然产生人口的聚集和工业化,同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长期而言,移民安置方式不会影响移民的家庭收入水平,移民生活水平将在恢复生产后稳步上升。

3.1.4 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期间,将扰动地表面积227.15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为33.92hm2,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9572t,新增水土流失18667t。将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工程实施后,边坡防护工程可减少沿岸岸坡滑塌和坡面雨水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3.1.5 社会经济

通过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将使该区防洪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和《丰城市城市防洪规划》要求,工程实施后,可提高区域防洪抗灾能力,改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的生活环境,避免或减轻防汛抢险救灾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促进城市堤防保护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丰城市总体规划“一江两岸”大格局的实现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3.1.6 城市景观

新堤建成后,堤顶美化、弃渣场绿化等可形成新的景观。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间,临时建筑物的搭建、料场取土及弃土弃渣可能对自然景观造成视觉上的不良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工程结束后可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工程建设不会对区域景观体系的完整性产生明显影响。

3.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丰城市城市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丰城市城区将形成安全的防洪体系,可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工程区水土流失,避免洪水泛滥可能产生的钉螺扩散、疾病流行,为城西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环境方面潜在的不利影响可采取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以减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因此,从环境方面分析,本工程的是合理可行的,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环境因素。

4 结语

防洪工程建设虽然对城市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防洪工程与区域环境的协调性,系统、客观地分析可能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因此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和减缓措施,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协调城市防洪、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