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壳密肋楼板全套施工过程

一、工法特点

工法采用的模壳为定型模板,使用次数较多,根据材料不同周转次数可达20~100次,在使用时不需要单独进行模板加工,节约人工和材料的投入。支撑系统架杆和卡扣为直径48mm系列,应用范围广泛。除拼缝用的材料为木(竹)材外,主次龙骨均采用钢制方管,既提高了周转率,又大量节约了木材。

因框架梁和密肋板模板拆除时间不同,在架设支撑体系时,框架梁支撑与密肋板支撑各成体系且互相连接,以便于分开拆除。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测量放线(轴线,肋中心线,确定立杆位置,找平)→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安放可调顶托→安放主、次龙骨(方管)→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支框架梁模板→在框架梁底模上测量放线(轴线,肋中心线)→安放模壳→胶带粘贴缝隙→堵气孔→刷隔离剂→绑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壳→拆除支撑系统

(二)操作要点

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熟悉图纸,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主次龙骨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同时确定模壳的组合方式,不够模数或不能支设模壳的地方要采用木模板代替。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壳模板及支架系统的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总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架的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

若模壳边长不等,按短边方向设置主龙骨(方管),按长边方向设置次龙骨(方管);根据模壳底缘间的缝隙大小,拼缝木方也可采用与模壳配套的定型钢模板或其他材料,纵向木方垫条及拼缝竹胶板沿次龙骨方向通长设置,横向木方垫条及拼缝竹胶板断开设置。

模壳安装节点示意图

2、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时先安装框架梁支撑,然后安装密肋板支撑,框架梁支撑与密肋板支撑各成体系且互相连接,以便于分开拆除。支撑体系的立杆、横撑及斜撑间距必须满足施工荷载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保障施工安全。

3、安装肋下方木前要在主龙骨上放出模壳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肋下方木(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4、在梁底模上弹肋轴线和模壳位置线,一个柱网格内应由中间向两端排放模壳,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出现两端肋不等的现象。放置模壳后,微调顶托丝杆,先用眼观测水平,再用水准仪检测,使模壳间的水平误差小于2mm。并根据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经检查确认模壳位置正确后,进行模壳缝隙拼接,先按纵向木方垫条和纵向拼缝竹胶板,在安装横向木方垫条和横向拼缝竹胶板。

6、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办理预检。

7、模壳安装缝隙采用胶带密封,以防漏浆,留有气孔的还要堵好气孔。

模壳安装缝隙采用胶带密封

在模壳安装后涂刷水溶性脱模剂。

8、绑钢筋时要根据设计要求,理顺底筋的布置方向,确定哪个方向的梁主筋在下边,哪个方向的梁主筋在上边。

9、浇筑混凝土时不宜集中下料,以免模壳因受过大冲击力而破损,模壳施工荷载不得过大。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因水分蒸发而产生裂缝。

10、待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方案规定的要求且不得低于10Mpa方可拆除模壳。拆除方法是:

(1)松动支撑顶托的调整螺母(顶托下落10~15cm),主次龙骨随之落下。先将次龙骨拆下。

(2)用1根直径14mm、长50cm的小橇棍将模壳拼缝用的方木垫条和竹胶板拆除。

(3)用小橇棍以木楞为支点,先撬模壳相对两侧邦中点,模壳松动后,依然以木楞为支点,撬模壳底脚的内肋,轻向下撬掉模壳。切忌硬撬或用铁锤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为支点进行撬动,以保护模壳和密肋混凝土。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

三、材料和机具设备

(一)主要材料:

混凝土、钢筋、模壳、木方、竹胶板、钉子、胶带。

(二)机具设备:

塔式起重机或汽车式起重机、电器开关箱、48mm系列钢架管和卡扣、方管(龙骨)、手锤、斧、撬棍、电锯、扳手、经纬仪、水平仪、水平尺、钢尺。

四、质量控制

(一)保证项目:

楼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上,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二)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2、模板接触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隔离措施。梁的模板上粘浆和漏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400cm2。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以上是对“模壳密肋楼板全套施工过程”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