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推进建筑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规模不断扩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我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应以全新的视角和更大的气魄,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准确把握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形势

我国建筑业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提供物质基础,是各行各业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的必经环节,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状况,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第一,大量投资通过建筑业的转化,形成了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固定资产和现实生产力,并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人民居住水平。第二,建筑业对其上下游产业,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第三,建筑业在安置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突出。第四,建筑业和建筑劳务输出已成为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第五,建筑业在相当一些地区成为本地财政的支柱性财源,税收贡献突出。

建筑生产力快速发展,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大跨径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长江三峡大坝、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岭澳核电等能源和水利工程,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建设工程,高质量、高速度地建成或正在投入建设,极大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走出去”的势头方兴未艾。2005年完成对外承包营业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新签合同额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务分包、土建分包发展为大量的总承包以及BOT等方式。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涉及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发展迅速,业务遍及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项目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大中型企业以股权多元化、中小型企业以民营化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展开,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优势企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一是经过政府引导和企业自身的调整,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金字塔型行业组织结构初步形成。二是建筑企业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开展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打破部门、行业、地区、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展开了兼并重组。同时,围绕价值链展开经营结构调整,确定各企业的主营业务板块,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建筑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

建筑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磨练,建筑企业管理正在向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通行模式转变。发展战略管理得到许多优秀企业的重视和应用。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不断进行工作流程再造,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目前,我国已有注册建筑师4.1万人,注册结构工程师3.3万人,注册监理工程师8.2万人,项目经理100万人。建筑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许多优势企业依靠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近年来,建筑市场秩序、工程质量和安全进一步好转。预计“十一五”期间,伴随着工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东南亚、非洲经济的发展,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战后重建、灾后重建,都给中国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二、充分认识加快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很多障碍和制约。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还没有彻底转变。二是建筑业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三是建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单一、财务风险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四是现行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还是“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政企职责不分,市场化程度不高。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环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建筑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固定资产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发展建筑业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其收入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业容纳了超过3000万的农民工就业,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3左右,建筑业已成为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因此,加快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切实维护建筑领域从业人员的利益,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建筑业是能耗物耗大户,建筑施工、各种建材的生产以及建筑产品的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据统计,我国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7%,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的钢材和水泥分别占全国总使用量的30%和25%。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能不能切实贯彻“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保”的要求,切实推动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规则、技术标准、经营方式、服务模式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建筑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具备技术、管理、人才、资金优势和竞争实力的境外承包商,将会与中国企业争夺大型工业、能源项目,争夺土木工程的总承包市场,以及大型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市场,人才争夺也将进—步加剧。

三、加快我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总体目标是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建立符合工程建设规律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应依据行业规律和企业特点,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等途径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同时要按照区域性或专业化原则,归并重组子公司,缩短管理链条,理顺各级公司之间的产权纽带关系,充分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以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的设计咨询类建筑业企业,可以主要由本企业职工按贡献、按岗位持股。推动产权有序流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中央与地方所属关系进行兼并重组,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综合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总之,要加快转变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现代工程咨询服务体系,提高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应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由工程总承包企业自主选择分包商,并对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工程咨询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工程咨询从业人员的执业责任、权利和义务,是提高我国建筑业整体素质、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措施。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类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政府投资工程应积极开展以优化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咨询;各类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应积极与各类投资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