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研究,分析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策,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将建筑工程数据以三维数字模型呈现,协助用户对建筑全产业链进行信息化管理.按照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它与CAD不同,存在本质区别,见表1.在CAD图纸中很多问题看不到,在BIM却能发现.如碰撞问题,见图1.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正在使建筑业发生改变,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会对工程造价管理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工程量,控制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不仅对整个项目工程造价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还减少了管理过程中成本的浪费,提高了整个项目的工程效益.传统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勘察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招投标阶段的施工图预算、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预算和工程竣工阶段的竣工决算.每个阶段的造价工作都独立进行,特别是在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阶段,所做的工作基本都是对一个项目重复工程量计算和组价.可见,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造价的控制是被动的、独立的,对造价管理合理化控制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数据难积累、沟通协作不畅、资源协同共享难所导致.因此,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做成精细化、连续性管理必然成为主流[1].BIM技术通过建立模型,将建设项目各阶段产生的数据都承载到该模型上,这样这些数据就可以重复利用,该数据是完整的、连续的,为工程造价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由于BIM数据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建立BIM数据库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数量大、周期长、范围广的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见图2.
3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造价信息量大,资源难以共享
在招投标阶段,对于业主而言,造价工程师根据图纸编制项目清单,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造价工程师在对甲方清单工程量进行检查的前提下,进行组价.可见,造价工程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工程量计算.但是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与各方进行沟通.例如:在钢筋算量时,计算柱中受力钢筋时,如果钢筋锚固长度没有给定,这就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工程量计算有误时,需要跟甲方造价工程师进行沟通;竣工决算时,施工单位不仅需要当时的预算报价,还需要采购部门的材料采购价和消料单,财务部结算财务报表;如果施工期间发生设计变更,造价工程师还需要向技术员要现场签证等等.这些信息的收集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而企业职能部门都是平级设置,这使得造价工程师与其沟通时会存在一些困难,影响了造价工程师对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价信息量大,收集较困难,很大原因是因为资源不能共享,造价工程师或其他职能部门收集的信息不能共享,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3.2工程造价计价缺乏动态管理
我国工程造价在2003年以前实行定额计价模式,从2003年以后开始实行清单计价模式,目前在工程造价领域,大部分企业或部门都开始采用清单计价模式,但是由于各个省经济状况不同,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各不相同,使得各省定额不同,这对于工程造价计价动态管理不利.当开发商到外省进行房地产开发时,由于两省定额不同,导致工程造价问题时有发生.据统计,目前国有投资的项目都出现了超估算、超预算的“三超”[2]现象,同时建设单位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盲目地压低成本、压缩工期,造价人员行为不规范等情况,严重破坏了建设市场的正常运行,经济纠纷案较多.
3.3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滞后
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对数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数据的及时与准确直接影响工程价款的高低.目前建筑市场波动性很大,尤其是建筑材料价格.材料价是综合单价中一项重要指标,材料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及时更新数据,建立了价格信息网,但其作用并不理想.一是由于政府部门建立的信息网只是对整张的固定数据(包括政府下发的整份文件)进行上传,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材料价格数据库,没有可变性,这样起不到快速更新数据和快速查询的目的;二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分类格式,使用者很难通过网络直接引用厂家信息,进行材料价款对比.同时,材料信息网大多都是只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价款与对应的参数值比明显滞后于市场价.以钢材为例,通过对吉林省信息网进行调查发现,2015年钢材价格波动很大,上半年价格还比较高,下半年由于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钢材价格直线下滑,但是在造价管理信息网上查到的价格一直没有及时更新,使得工程造价数据的信息滞后.
4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对策
4.1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都是采用阶段性管理,即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而不是连续性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究其原因是各阶段、各专业之间资源不能共享.大多数造价工程师很多时候把工作聚焦在工作量的计算和审核上,对于一个复杂的工程,手工算量需15天左右,手工绘图需7天左右,CAD算法至少3天,这就迫切需要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把人的精力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BIM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法,其通过如下步骤(见图3),一个大型项目的算量过程只需半小时,它不仅可以快速算出工程量,而且计算的工程量远比手算或者CAD算法更精确.该量可以在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随意提取使用,减少了造价工程师重复算量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BIM技术可以建立各种模型,设计模型、招投标模型、施工模型、竣工模型.这些模型将以一个平台的形式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很多问题可在平台上进行沟通或者查询,减少了造价工程师与各方进行问题沟通和确认的时间.BIM技术还有助于数据的积累.造价工程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形成造价数据库,见图4.
4.2强化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计价管理
目前现有的工程造价全过程计价管理模式为: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做的投资估算是参照类似工程项目的指标进行估算;设计概算是通过初步设计图纸计算得来;在招投标阶段,依据施工图纸做出的预算;在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或索赔事件时,或进行进度结算时,会重新算量组价,进行结算;在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对施工图预算进行调整得到竣工决算.可见,这样计价模式在全过程当中是零散数据的调用,在加上区域性定额不同,给造价管理计价过程带来诸多不利.BIM技术为工程造价全过程计价管理提供了方便,在设计阶段就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在后期各个阶段使用,还可以避免施工阶段出现各种设计变更[3],降低了施工成本,见图5.在招投标阶段,造价工程师将造价信息录入模型,该模型自动生成工程量和施工图预算.在施工和竣工阶段,只要对该模型进行信息维护,就能自动生成进度结算和竣工决算.同时,BIM技术还解决了由于地域定额不同引起的经济纠纷,为工程造价计价管理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4.3建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
积累工程造价参数化指标,建立及时更新市场价格信息平台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以往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合理化管理、数据及时更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BIM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对于造价工程师而言,BIM技术涵盖了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为造价工程师控制项目整个寿命周期造价提供了方便,BIM将全寿命周期关于造价方面的数据储存在模型中,形成了数据库(见图4).同时BIM技术可以将项目各主体部位的工程量、每平方米造价指标建立在BIM模型中形成数据库,该数据库与工程项目特征相关联,实现数据能够及时、快速、准确提取.关于市场价格查询方面,BIM技术建立了市场价格查询平台数据库,并与各厂家供应商供货市场价进行关联,只要市场价发生变化,在BIM数据库立刻自动更新,这样造价工程师可以快速掌握最新市场变动价格.
BIM在工程造价行业的变革和应用,是现代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仍处于启蒙阶段,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信息化方案解决必然要基于互联网和BIM技术,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将成为可能.
建筑业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