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屹立于强者之林。
1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本质与内容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本质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基建管理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具体说来,它至少可以包括下列4种情况:
(1)提出一个新的基建管理方式方法。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能提高管理效率,或使人际关系协调,能更好地激励员工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人力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基建管理规定的目的。
(2)设计一种新的基建管理模式。所谓基建管理模式包括基建综合性的管理范式,是总体资源有效配置实施的范式,这么一个范式如果对所有高校基建的综合管理而言是新的,则自然是一种创新。如CM模式(采用快速路径法的“施工管理”或“建设管理”)、FPC模式(交钥匙管理模式)、Partnering模式等均可在不同的条件下创新性地运用实施。
(3)进行一项基建管理制度的创新。基建管理制度是基建部门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既是基建职能部门行为的规范也是员工行为的规范,制度的变革给基建职能部门行为带来变化,进而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基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4)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基建管理组织机构是基建管理职能部门管理活动及其它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诞生是一种创新,但必须有效运转,否则就成为空想,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如各高校近年来纷纷打破以往的材料、工程、预算三大块,成立项目部采用的项目综合管理的方式,在工程管理工具体实践中运行良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是一种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
随着“211”工程的启动,各校重点学科建设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不断膨胀的基建投资规模,无疑对高校基建职能部门提出严峻的挑战,高校基建职能部门如何面对挑战,以满足“211”工程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满足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已是摆在基建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问题。因此,高校基建管理机制的创新是高校事业发展和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而科技水平和管理理论的进步为管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基建管理水平,促进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降低基建管理成本、消除管理制度缺陷、规范基建管理行为与建设市场秩序,建设基建项目“阳光工程”。
2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原则与方式
管理创新的原则是指产生管理创新创意的行为准则。由于它是产生管理创新创意的行为准则,而管理创新创意是创新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又可把管理创新的原则看做是管理创新的基准和出发点,管理创新的原则有:
(1)反向思维原则。反向思维是指与一般人、一般企事业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同。从人们不想或没有想的、认为是正常的事情中加以思考,从中发现问题;从人对某一问题通常考虑中调换位置,从其他角度去考虑。通过这样一些反向思维,通常可以得到许多创新的灵感。
(2)交叉综合原则:交叉综合原则是指创新活动的展开或创新意向的获得可以通过各种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得到。目前,科学发展趋势是综合和边缘的交叉,许多科学家都把目光放在这2个方面,以求创新。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创新发展过程也呈现这一态势。
(3)加一加二原则。管理创新的加一加二原则,是指在自己现有的特色管理或在别人先进的管理思想、方式、方法上进行顺应或逆向式的有新意的进一步提高。这里说的现有的特色管理是指自己独有但尚未系统化或完全成型的管理;所谓顺应式是指顺延别人的发展趋势,而逆向式则是指在别人的基础上逆其发展趋势而行。加一加二就是对上述含义进行大胆探索得出新的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提高。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方式,一是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学科知识(包括前沿的管理学理论)来研究、分析基建管理机制的问题,由于用新的学科知识和技术来看待现实基建管理机制中的问题,即从一种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就可能得到不同于以往的看法、启示,这便是一种管理创新的灵感。二是采用以往的学科知识、方法、手段,但不是分别单一地看一个现实的基建管理问题,而是将这些学科知识、方法、手段综合起来,系统地看待管理问题,这样也能得到不同于以往的思路、看法、启示,形成一个创新灵感。
3 高校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
基建管理机制与制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出现而不断升级和补充,同时删除落后过时的管理模式与方法,随着新的基建管理创意的出现与逐步付出实施,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也就得到改善与提升。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涉及到基建管理的诸多方面:
3.1 工程结算审核模式的创新
学校基建职能管理部门依照规定理应行使工程结算审核职能,但在具体的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往往与审计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频繁的分歧与冲突严重影响到基建工作的开展。因此,有的学校基建管理职能部门就放弃了工程结算审核职能,将工程结算交由审计代劳,想此缓和关系,开展良好合作以推进基建工作的开展。暂时性的关系是缓和了,但接下来事情更多,审计处聘请的造价咨询公司的一个造价工程师可以推翻你基建处与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推翻现场签证,其要害部位的材料定价的拖延会导致一个工程阶段性的窝工以至停工,矛盾层出不究。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审计部门推出工程“跟踪审计”方式,并将未经基建部门审核的施工单位结算数审核后到处汇报,宣称审计审减额几千万元,为学校节省多少经费,填补了学校多少亏空等。审计虚报的成绩就是基建的过失,如果基建真的亏空几千万,这就是严重的渎职,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但基建确定非常被动,苦也苦了,累也累了,最终落个亏空几千万的嫌疑,还得到处解释,本想退一步缓和基建与审计部门紧张关系,结果是弄巧成拙,处处被动。其实要解决这类问题并不难,首先,从政策上看审计职能不能代替基建工程结算审核职能。国家规定基建工程项目要进行审计是要对基建工程结算进行审计监督。这里有2层意思,一是如果审计代替结算审核,哪么谁又来监督审计,这与审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不符。二是如果基建决算因为要审计监督你就不做,你又有什么鬼怕审计?这里有一个观念问题,审计在工程结算审核的基础上,有少量的审减额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工程决算本身就非常复杂,所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国家现行定额与相关文件,它并没有对工程中出现的所有现象与工作均作出明确的界定并确定相应的计算方法。正是因为工程结算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不确定因素,审计审定的东西再拿到基建审核也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其次,不但不能因为在基建结算审核后存在审减额就放弃基建工程结算审核职能,而且还应该加强基建结算审核力量,自有力量不足可聘请社会力量;审计推出“跟踪审计”,可以运用“加一加二原则”创新性地推出“跟踪结算审核”——自工程准备开始至工程合同、施工、验收、决算全过程跟踪,并对涉及到工程决算的数据与审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予与确定,包括隐蔽签证与合同、协议以及对具体问题有不同计算方法经双方判断达成的协议,在施工过程中将所有活的不确定的因素与审计人员一同确定,对定额规定较明确的工程量与取费认真审核,保证工程结算审核的质量,使审计找不出什么问题,进而达到审无可审的目的。
3.2 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工程项目管理是高校基建管理工作的核心,其内容涉及到各类工程合同、施工材料选定,工程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这里我们仅就日常管理工作中频繁涉及到的施工合同与施工材料的确定两方面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防腐反腐”是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基建工作首当其冲。防止“腐败”、建设“基建廉政工程”客观上要求有完善的基建工程管理制度,要求权力的流动与相互监督,必然形成办事程序多、时间长的局面。
建筑业查询服务
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