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文水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俗称上贤塔,位于吕梁市文水县孝义镇上贤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水县志》与《山西通志》记载,梵安寺塔建设于宋崇宁三年(1104),但从塔上大量的绳纹砖看来,该塔唐代已有。查资料得知,此塔始建于唐,现存建筑为北宋崇宁年间重建,明隆庆间曾有维修;今古塔第六层的木梁下还存有崇宁五年(1106)的建造题记。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通高42米(一说四十七米);塔身中空,原设有木梯可攀至塔顶。底层周围原建有围廊,今已拆除;塔顶已破损,结构不详。梵安寺塔为青砖砌成,系梵安寺附属建筑,现寺已毁。塔七层八角,中空,塔高四十七米,塔底周长二十六米,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顶无塔刹,塔基无石砌根基,整座塔矗立在灰土平面之上,造型殊异,风格独特,世属罕见。古塔每层均有拱石石旋塔门,第一层塔门南开,底有地宫,有地道通塔外,二层以上有木制阶梯,串连各层,通至塔顶,塔为平顶,原塔顶建有一小庙,庙内有铁佛,日本军侵占后铁佛、阶梯被毁。后来,有关部门在塔下发现一地宫,据考原存有石碑,惜早已不知所踪。
据说梵安寺塔为塔套塔,塔中有一小塔,现看是外塔,梵安寺塔比一般塔“胖”。该塔有三奇,其一是无塔尖,一般塔有尖,而梵安寺塔没有。其二是塔顶盖庙,在第七级上原有一座小庙,内供铁佛一尊,甚为罕见;抗战期间,八路军常在庙内设嘹望哨,监视日寇行动,日军便毁掉小庙,盗走铁佛,拆掉塔内阶梯与阶层,使该塔变成了一座上下贯通的内空塔,至今塔身上当年战争留下的累累弹痕仍历历在目,成为日寇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其三是四十多米高塔无地基,完全建在黄土上。因寺庙文革中被拆,石碑也被当地村民盖房做了房基,遍布塔身架眼告诉人们,似乎塔还没有建完工,原因不得而知。相传,不知何时圣人造了一座高塔,塔顶直插云宵,磨得天叫,搅得天际不安,张天师见到大怒,一鞭将塔打为三截,底截在上贤;中截落在汾阳冀村村外,梢截落在汾阳城东建昌村,有“上贤的根根,冀村的身身,建昌的尖尖”之说。所以上贤和冀村塔都没有塔顶,只有汾阳建昌塔有塔顶。
山西省文物研究所认定,梵安寺塔为现在最大的无基无顶古塔,在古代建筑研究中有一定价值。
2013年,梵安寺塔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梁文水梵安寺塔
更多关于“吕梁文水梵安寺塔”等全国古塔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