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文水资源的分析

本文分析了当前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利用,并对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进行了思考。

1 当前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一些问题

1.1 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技术落后以及理论不完善。近些年,我国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经费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水文水资源所涉及的时间、空间跨度大,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费不足短期内将难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水文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所需研究经费巨大,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探讨,此外,水文的研究还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性,有些热点问题,聚集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而一些冷门领域,则研究项目少之又少。

1.2 水文数据是水文资料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用于水文监测的设备数量不足、设备也相对落后。先进的实时监测设备可以将水文工作人员将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西方国家,这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的各个领域,在我国,这些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监控设备,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大量水文数据还是通过传统人工方式获取,人工获取方式不仅效率地、而且容易出错。

1.3 水资源日益枯竭、但与节水相关的制度、技术却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同过水总量来控制的,水总量控制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的实施却远非如此,这其中涉及到水量监测、用水模拟、节水治污的许多相关制度和技术,没有这些相关制度建设和技术保障,通过水总量来节水就是纸上谈兵。

1.4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相对落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许多非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如城市雨水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利用等,总体来说,我国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相对较差,相关的技术也比较落后。

1.5 工业技术和城市生活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国目前相关的工业、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生态修复也差强人意。应该加大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并积极在生活和生产中节约用水,同时鼓励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相关领域的研究。

1.6 水文水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相对落后。许多与水文水资源相关的决策、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建立在大量水文数据之上,但目前我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许多珍贵的水文数据由于没有相关信息化平台,许多水文研究人员、水文政策的制定者都无法获取,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加大对水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使水文信息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服务。

2 现代科学技术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利用

2.1 科学技术在防洪抗旱中具有非常中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到防洪抗旱,科学技术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古时候,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老百姓都是一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新中国成立后,利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在抗洪抗旱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2 水资源越来越珍贵,在节约用水方面,科学技术功不可没,要有效利用水资源,就必须把好两道关,一关是“开源”,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水的重复使用也有赖于过滤、净化相关技术的发展;另一关是“节流”,传统的农业灌溉、极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应该积极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也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2.3 人类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的破坏,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先那种高能耗、粗增长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借助科学技术,加强各种水质的检查,及早发现污染的源头,避免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2.4 在水文水资源领域,数据是开展研究、制定决策的基础,水文数据共享是多少代水文研究人员梦寐以求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水文数据共享已一步一变为现实。水文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涉及到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水文水资源数据共享。

3 对城市水文水资源问题的思考

3.1 开展城市水文研究,建立城市水文站

城市水文问题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为保障城市化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对城市水文问题的相关资料收集并进行研究分析,就必须设立城市水文站,城市水文站的设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水文问题。城市水文站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对降水量、水质以及地下水源进行观测与资料收集,通过观测的结果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径流的相互作用、流域降雨损失量、降水径流关系等。这样可以为城市水务管理服务、水资源灾害来临之前提供准确的水文信息,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3.2 污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城市的污水的重复利用有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的处理不集中,重复利用率不高,这样不仅污染了城市的环境,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相关部门应加大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将污水统一处理并重复利用,工厂的污水不能够直接排入管网污染地下水源,需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反复处理后,并保证没有污染后才可以排出。

3.3 研发设备、完善管网,实现污水感应式分类排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政配套设施的加强,应当在污水感应识别方面研发新的专门设备,使其能够通过初步识别按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如果污染程度轻,则输入一种管网,在输送过程中经过过滤、沉淀等简单处理即可再次利用;如果污染程度较重,则输入另一种管网,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筑工程在地基开挖时经常会有基坑排水,大量的并未使用的水直接从基坑排入下水管网实在是可惜;还有近些年新兴的净水机,在制造“新鲜活水”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其实这些所谓的“废水”无毒无害,完全可以直接用来冲洗。故应当建设水资源集蓄管网,连同雨水一块收集利用,经过简单处理即可进行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4 增加城市绿地和城市透水面积,改善水循环系统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区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为了及时的解决这一系列的水文问题,需要尽可能的多增加城区绿地面积,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尽可能多的铺设透水砖,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水资源循环系统,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4 结束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做好水文水资源工作,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利建设离不开科技、抗洪抗旱离不开科技,水文水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更是离不开科技,因此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解决水文水资源领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