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项目核算系统的逻辑设计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系统包括了预算和核算两大部分,其预算和核算都是以项目为对象开展的。为了实现核算系统建设,需要先通过逻辑设计搭建一个核心框架,再在框架上添加核算项目以及会计科目,最后通过计算机核算软件集成为成本会计核算系统。逻辑设计中主要涉及结构设计和流程设计两个方面;
(一)核算主体结构设计
在工程建设企业中,工程项目根据项目建设方案有明显的范围边界。在实际的工作中,随着计算机核算软件的广泛应用,通过“项目核算”功能就可以在同一个核算主体下实施对单个项目的独立核算。这种在不打破企业单一核算账套的基础上实施相对独立的项目核算,如同在同一个大厦里面再分割成不同的楼层进行管理,在楼层中又可以按需要对各房间进行细化管理。
(二)核算对象核算过程设计
按照工程项目开发建设过程,工程项目会计核算也需对应其五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投资准备阶段。包括动议、筛选和可行性研究等业务,费用对应计入“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某项目)”科目。第二阶段为开发前期工作阶段。包括工程招投标、签约、设计等业务,费用对应计入“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某项目)”科目。本阶段利息还不能资本化,但为了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在计入“财务费用(某项目)”时作对应的项目核算归集。第三阶段为建设施工阶段。包括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安装、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业务,工程成本分别计入“开发成本”相关明细科目,竣工验收后从“开发成本”科目转入“开发产品”科目,并计算出单位成本。第四阶段为租售阶段。包括出售或出租等业务,取得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出租的产品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第五阶段为售后服务阶段。包括维修、赔偿等业务,费用相应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三)核算及控制流程设计
第一步,从采购、库存、销售和项目管理等模块获得凭证单据;第二步,将业务发生额与预算信息进行审核控制;第三步,将所获信息按照项目进行区分标记后并记录到相应会计科目;第四步,将核算信息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和考核工程项目实施绩效。
二、工程项目核算系统的应用实现
(一)核算系统初始设置
完成逻辑设计后,需要将设计中的三个方面综合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去,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首先根据工程项目收支要素生成预算系统,然后参照预算要素对应设置核算要素,而后将核算项目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的核算科目整合等三个步骤,最终完成工程项目核算系统建设。
1.预算要素确定
工程项目预算与一般工业企业的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别,预算主要取决于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安排,受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影响反而不是很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分析,从中采集预算项目要素、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和控制标准等信息,编制成为可执行预算方案(可按照管理要求进行分解为年度预算、子预算等)。
2.核算要素的确定
工程项目的核算要素需与预算进行参照对应,以实现同口径确定核算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包括土地、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劳动力、资金、技术和服务等多种资源要求。在确定核算关键要素后,按会计核算要求对其进行分类,以实现对项目所发生费用的区分,包括科目分类、来源分类、费用系类和费用类别四大部分组成。
3.核算科目设置
将完成分类的核算要素作为会计明细科目,设置到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中,然后通过“辅助核算”功能在会计科目上设定相应的工程项目标识,以实现按会计科目分类与工程项目归集的双重数据筛选统计要求。
(二)关键核算方法确定
1.核算数据采集方法
项目工程会计核算系统所需要的核算数据都是由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项目管理等业务提供。例如,项目的收入来源于销售业务,其具体数据就是销售合同金额;项目成本的数据来源于项目实施管理过程,能过业务单据报表采集或通过ERP管理系统数据接口的数据共享实现。
2.成本项目摊销处理
成本项目摊销的目的在于对项目摊销成本做出精确计算,即把所有成本费用细化到各项目的核算流程。通常情况下,部门成本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直接成本是可以归集到对应工程项目的明确成本,而部分间接成本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按动因、受益、比例等因素)分摊到各工程项目中去。其具体实现,首先确定分摊规则、计算方法和分配时间等内容。
3.总成本结算、暂估入账与调整
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会计核算的要求需要对各核算要素(项目投资各组成部分)进行结算,计算出总成本作为后续单位成本计算和利润计算的基础。工程成本一般应按客观的“历史成本”核算。但是,工程项目实施周期长、涉及项目众多,很难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对所有核算要素(项目投资各组成部分)都完成支付结算。为了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结算成本尽可能趋同于完整的实际成本,提高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需要根据预算和合同,对未来可预见很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预计。在未来期间内,上述预计成本事项实际发生后,应将其与预计成本的差额进行调整会计处理。若差额未对当期会计信息构成重大影响或属于合理预计外因素造成的,作为一般会计调整处理;若差额对当期会计信息造成了重大影响或属于预计失误造成的,应作为会计重大差错进行追溯调整。
4.单位成本计算
通常情况下,总成本与总产量之间相除就能得到单位成本。但是,工程项目的成本载体是整个项目,而销售则往往是以户型和楼层为单位进行的,会造成售价与成本不配比的问题。如不同性质用房、不同户型、不同部位的实际成本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以同样的单位成本计算造成成本与实际脱离,影响经营成本真实性。这就要求在单位成本计算是要根据相关性和重要性等原则进行细化计算。
5.特殊销售处理
在部分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到与“一般市场化销售”不同的销售情形,均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按公允价值确定收入,按动因确认相关成本,按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适当处理,以实现公允反应企业经营成果的目标。例如:保障房中的定向低价销售(安置、政策性保障、定向供应)时,若能取得政府补助,应在销售实现时将对应的金额确认为收入;若政府在土地成本或其他工程项目中给予补偿的,应通过一定的递延或分摊方法将销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相关成本,并按公允价值核算收入。
三、效果分析
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后,让企业在提供正常会计信息的同时,能方便地提供个别工程项目精确的会计核算数据,使得以工程项目管理为特征的建设工程类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企业对工程项目投资、融资和经营管理等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数据查询
在进行完各项业务数据的核算后,会计核算数据在被按会计科目分类存储的同时,也被标注于归属于工程项目的电子标签信息。借助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可视化界面,能够生成以工程项目为主体的对内财务报表,更能直观地看到数据对比结果,据此对比分析预算与实际核算之间的偏差,掌握特定项目的损益情况,从而做出有效管理决策和绩效评价。
(二)数据分析
生成以工程项目为主体的财务报表后,使其与同样以工程项目为主体的预算表口径一致,具备了对比分析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预算额与实际发生额之间的偏差,评价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经营管理绩效,并且可以通过与可行性研究进行双向核对,查找绩效动因,为后续投资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系统的应用,使企业会计核算系统能更符合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为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更高质量、更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信息。对项目管理而言,会计核算信息不再只是信息记录与支付核对的工作,而是成为一套能提供可量化、可对比、可追溯的可靠信息来源,能够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果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也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此外,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将工程项目会计信息与“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等管理工具结合使用,能使进企业战略管理转型,使会计核算系统对内提供经营管理信息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将成为未来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选择。
建筑业查询服务